转自:北京商报
近期关于贷款直播的话题引发业内关注,最新的一个现象是,在短视频平台中点击搜索贷款直播,就会发现有不少助贷平台、银行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正在直播中,有贷款主播号称“送温暖”,只要是新人就可享受固定年化利率4.8%的贷款,额度最高可借20万元;也有银行主播力推“小微贷”,宣称最高可贷500万元,年化利率可低至3.6%。
主播们卖力的吆喝宣传,也引来不少消费者围观申请。值得深思的是,作为特许经营行业的金融业务,当贷款被搬进直播间变成商品一般促销“特卖”时,是否会存在标实不符的情况?作为运营主体和直播平台又该注意哪些边界和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