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回顾
● 进入“两会”时间 市场情绪蓄势待发
本周进入两会时间,市场整体情绪偏谨慎,前期各条主线均不同程度“熄火”,投资者显然都在期待两会能够释放哪些政策利好,并不急于在具体的主线上“落子”,这也导致本周市场成交量呈现逐步走低的态势。
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全周震荡调整,累计跌幅近3%。分类指数方面,成长股表现略好于大盘蓝筹,其中创业板指下跌2.15%、中证500下跌2.90%,要好于沪深300的3.96%以及上证50 的4.98%。
表一:本周各指数涨跌幅
● TMT与新能源板块相对抗跌
本周30个中信一级行业全线下跌。其中通信、计算机、医药、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国防军工、电子、电力设备及公用事业等7大板块跌幅都在2%以内,表现相对抗跌。而受到汽车降价等消息影响,建材、汽车、家电、非银金融等板块跌幅较大,均在6%以上。
图一:周期股本周表现较弱
● 2023年市机会或更加分散 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汇丰晋信基金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陆彬表示,当前市场分化程度较高,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历史来看,历次市场形成牛市,大都经历了一个从分化到集中的过程,未来三年我们或许能够看到这个过程。
从盈利的张力和估值修复的潜力来看,陆彬看好三条主线的投资机会:
1)TMT行业:从基本面角度,TMT行业里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和传媒等板块,经营改善的程度比较明显,业绩变化也比较突出。尤其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行业,随着2023年需求复苏和成本下降,整个行业有望获得较高的业绩弹性,或将看到业绩和估值“戴维斯双击”的可能。
2)消费相关产业链:尤其可选消费和与房地产后周期相关的行业。这些公司虽然经营弹性没有TMT公司大,但也同存在“双击”的机会。
3)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国企改革:从日常调研中,已经看到非常多的国企在经营方面出现明显的提升。这可能会形成另一条投资主线。
本周重要数据及事件
● 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CPI再回“1”时代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
汇丰晋信基金宏观及策略师 沈超
2月CPI读数虽有春节错月效应,但仍低于市场预期。原因在于:
1)食品价格普遍下跌,除猪价下跌符合预期外,其余鲜菜鲜果等食品价格由于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天气转暖供应充足,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2)疫后服务价格并未出现持续上涨,而是随着节后需求回落转为下跌,且跌幅也高于季节性水平。
CPI的回落显示需求侧的复苏节奏仍然相对温和且供给侧的恢复弹性也较好。PPI回落符合预期,主要是基数效应,二季度有望触底回升。总体来看国内通胀压力较小,供给侧已先于需求侧复苏,后续将继续关注消费复苏的力度。
● 出口数据好于预期 全年不必太悲观
统海关统计,2023年1-2月出口同比下降6.8%,市场预期下降8.3%,前值同比下降9.9%。1-2月进口同比下降10.2%,市场预期下降3.8%,2022年12月下降10.6%。1-2月进出口差额1168.9亿美元,市场预期638.8亿美元。
汇丰晋信基金宏观及策略师 沈超
前两月出口整体疲弱但好于市场预期,主要在于对东盟出口继续走强和对欧洲出口跌幅收窄。同时不同行业产品出口景气度差异较大,原材料出口高增长,汽车出口延续强劲,中间品跌幅收窄,耐用品增速多数继续回落。全年来看,沈超认为对于出口整体不必过于悲观,下半年有望逐步改善,全年表现或好于市场年初的判断。
2023和百万基民在、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