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华创宏观
2023/2/20
前言:2022年的信贷状况
2022年,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20.64万亿,较2021年同比多增0.66万亿,较2019年多增3.95万亿。本文尝试对信贷数据进行分部门,分行业,分用途的更细拆分,进而对于2022年的信贷有一个更细致的认知。
企业信贷层面——企业贷款占整体贷款比重接近“四万亿”时期
数据方面:2022年企业贷款同比多增4.53万亿。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46万亿;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1.66万亿;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66万亿。
三点值得关注:①企业贷款占整体贷款比重接近“四万亿”时期。2022年企业贷款占整体贷款的比重是81%,仅次于 “四万亿”刺激期间,较2019年抬升25%。②2023年短期贷款到期压力较大。2022年票据融资和企业短期贷款增量为历史最高值,对应2023年相关贷款到期压力较大。③2022年是历史少有的企业借贷更多用于资金周转,而非固定资产投资的年份。2022年新增经营性贷款6.33万亿;新增企业及其他部门固定资产贷款6万亿。
企业中长期贷款——信贷大盘在基建,增长依托制造业
数据方面:2022年,基建中长期贷款增长与2021年持平;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0.8万亿;房地产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0.7万亿,同比多增0.9万亿。
对于企业中长期贷款而言,三点值得关注:①2018~2022,企业中长期贷款投向发生巨大变化。基建从1.6万亿抬升至3.8万亿;房地产从2.9万亿,回落至0.7万亿;制造业从0.3万亿抬升至2.5万亿。②政策性金融工具对基建贷款的带动效用显现。2022年基建中长期贷款上半年同比少增0.37万亿,三季度同比多增0.1万亿,四季度同比多增0.22万亿。③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或对制造业贷款形成推动。2022年前三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0.4万亿,四季度单季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0.5万亿。
居民贷款——地产信贷遭腰斩,经营贷款成主力
数据方面:2022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少增3.3万亿。居民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少增0.87万亿。居民经营贷款同比多增0.07万亿。
三点观察:①从增量来看,未来居民信贷和房地产的相关性或将逐步减弱。2021年之前个人住房贷款是居民信贷最为主要的部分。2022年则成为占比最小的部分。②从居民非住房消费贷款来看,其下行趋势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形成,疫情或许只是加快了其下行的速度。未来随着疫情冲击消退,居民非住房消费贷款有望边际抬升,但增量或难以回到2019年。③居民对房贷利率似乎“脱敏”。2022年首次房贷利率下行期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持续回落,并且提前偿还房贷的居民比例持续抬升。
信贷用途——越来越强的政策导向
数据方面:2022年,涉农贷款同比多增1.78万亿。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同比多增0.63万亿。绿色贷款同比多增2.18万亿。
两点值得关注:①近三年绿色贷款快速抬升。从2019年的2万亿抬升至2022年的6.1万亿左右。具体领域层面详见下文。②信贷的政策导向性越来越强。2022年绿色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30%,较2019年提升18%;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27%,较2019年提升3%;涉农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29%,较2019年提升14%。
2023年信贷展望——针对实体贷款新增22万亿,较2022同比多增1.3万亿
对于企业中长期贷款而言,2023年基建和制造业仍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我们预计2023年基建中长期贷款增量或在4.3万亿左右,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或在3.5万亿左右。此外,当下政策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逐步友善,我们预计2023年房地产企业融资至少与2022年持平。其他行业随着经济修复预计也将小幅抬升至4.5万亿。综上,我们预期2023年企业中长期贷款全年新增13万亿,较2022年同比多增2.1万亿。
对于票据融资和企业短期贷款而言,随着企业中长期贷款的修复,票据融资冲量的必要性有所减弱,当下经营性贷款本身已经偏强,2023年主要与经营相关的企业短期贷款抬升预计也相对有限。综上2023年票据融资和企业短期贷款预计共新增4.7万亿左右,较2022年同比下滑1万亿。
对于居民住房贷款而言,当下居民房价预期较差,对应商品房销售短期仍然看不到同比转正的迹象,叠加居民提前还贷的预期较为强烈,假设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难以放松的情境下,我们预计2023年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000亿左右,较2022年同比少增2000亿。
对于居民非住房贷款而言,居民非住房消费贷款随着疫情政策的优化预计有所抬升,但是考虑到2018年以来居民非住房消费贷款的趋势性下行,我们预计2023年居民非住房消费贷款较2022年同比多增0.4万亿,但是较2021年少增0.4万亿。居民经营贷款预计与2022年基本持平。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超预期,疫情超预期,稳增长政策超预期。
华创电子
2023/2/20
公司是国内PMIC细分赛道龙头,产品组合及应用领域拓展打开成长空间。公司2005年成立以来持续拓展产品系列及应用领域,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AC-DC、DC-DC、Gate Driver及配套的功率器件,重点覆盖家用电器、标准电源以及工业设备等领域:①家用电器芯片市场,公司以小家电芯片起家,2017年开始布局白电,目前在空调/冰箱/洗衣机领域已切入美的、格力等国内标杆厂商供应链;②标准电源芯片市场,公司快充控制芯片、次级同步整流芯片及PD协议芯片全套片方案已突破手机标杆客户;③工控功率芯片市场,公司整合安趋电子资源,在电机、电力和通信类的电源及驱动芯片标杆客户产品持续上量。公司在细分赛道龙头地位稳固,近年来把握国产替代机遇快速成长,2019~2021年收入CAGR约49.9%,归母净利润CAGR为74.4%。行业景气复苏在即,公司内生外延加速产品组合及应用领域布局,同时拟通过定增加码新能源汽车、工控等赛道,远期成长空间正逐步打开。
半导体行业景气复苏在即,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国内PMIC厂商正加速崛起。参考国际大厂法说会预测,我们认为本轮主要由泛消费类需求低迷而带动的半导体下行周期已逼近尾声,行业有望在2023年见底回升。目前行业已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后续随着需求端逻辑的不断修复,家电、手机等相关泛消费类芯片需求有望触底反弹。竞争格局方面,目前我国电源管理芯片国产化较低,TI、PI等欧美企业仍占据主要份额,国产替代背景下本土公司逐步崛起,芯朋微等国产厂商在部分细分赛道已打破海外垄断,公司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景气复苏及国产替代机遇。
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需求复苏及国产替代机遇,拟定增布局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参考芯朋微2021年收入结构,公司45.9%的收入来自家用电器领域、34.4%的收入来自标准电源领域、15.6%的收入来自工业驱动领域,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家用电器、标准电源行业电源管理芯片的优势供应商,随着家电等终端产品需求率先回暖,公司行业地位稳固有望充分受益。同时,公司通过内生外延不断拓展产品系列,产品协同效应有望带来收入增长。2022年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9.7亿元加码新能源汽车、工控等领域,未来公司有望依托过往在家电、工控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实现新兴领域的快速拓展。
投资建议:行业景气复苏在即,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公司多年深耕电源管理芯片行业,产品品类扩张及应用领域拓展打开远期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0.90/1.78/2.60亿元,对应EPS为0.80/1.57/2.30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60倍PE,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客户认证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
华创食饮
2023/2/20
边际利好信号持续释放,景气度进一步抬升。继春节高端礼赠/大众场景需求恢复、动销好转库存消化、终端及渠道信心改善后,近期差旅酒店数据亮眼、行业价盘回暖、部分酒企规划转向积极等利好持续释放。
场景持续回暖:酒店数据超预期,宴席蓄势待发。春节复工以来商务出行需求快速复苏,酒店入住率、房价等数据表现亮眼。去哪儿数据显示,2月5日以来酒店预订量逐日增长,单日增幅达30%,房价及酒店收入已超疫情前水平,多地婚庆登记迎小高峰、宴席预订/婚庆策划排期趋紧。
规划转守为攻:酒企信心提振,进攻性动作开始显现。近期酒企规划明显转向积极,动员激励/目标调整/人员扩张等进攻性动作频现。五粮液召开春季营销工作会,春节发货/动销量亦双位数增长,明确“开局就是决战”的斗志,此前26个战区的裂变和相关人事调整已到位,后续或于春糖推出新品。继舍得之后,渠道反馈近期国窖/酒鬼上调内部增长目标,洋河节后发起春潮行动动员令,提出“大干60天,夺取开门红”,老白干武陵酒开启全国化扩张,老窖特曲/郎酒/今世缘等开启全国性纳新。
价盘开始回升:控货挺价,整体回升5-10元。春节以价换量消化库存后,近期酒企普遍控货挺价,价盘明显回升。茅台2月放量较少、到货偏晚,价盘全线普涨。五泸及以下动销维持良性,批价整体回升约5-10元,其中汾酒全面停货20天,洋河梦6+本周宣布停止开票,内参回升至790-800元,稳价后有望追加计划外配额。此外部分品牌已率先开启提价,前期水晶剑、老字号特曲、牛栏山陈酿等提价,渠道反馈本周老窖北区特曲结算价按计划外执行、1952实施配额制并上调计划内/外结算价20/40元/瓶,保证金调整为60元/瓶。
徽酒调研反馈:锐意进取,多举并行。安徽婚喜宴、年会/招待会等宴席场景回暖持续验证,当前动销优于往年,库存水平略低于同期,200元以上产品细水长流补货,徽酒龙头积极把握复苏时机,多举并行调整渠道策略、维护价盘。
古井:渠道新策,引领升级。古20拟以终端店参股形式推行合伙人制,强化窜货与价盘管控能力;次线区域古8逐渐起势,古16在高线区域渗透升级,古5、献礼版推行反向激励改善渠道利润。
迎驾:势能向上,强化掌控。渠道反馈春节合肥、六安地区洞藏系列增长30%以上,洞6节中以价换量,动销超预期,目前底线批价已回升至110元。洞9烟酒店陈列增多、认可度提升,势能较强。洞16及以上产品或收归公司运营,扩张业务团队,逐步强化市场掌控力。
口子窖:谋划改革,双管齐下。聘请外部咨询机构谋划改革,产品端预计21日发布兼香新品,当前零星区域已率先导入预售;渠道端合肥营销中心已投入运作,与大商达成协议降低团购商招揽阻力,同时外聘人才发力电商,改革自内向外持续推进。
投资建议:向上趋势明确,再迎回升周期,Q2优选次高端弹性。23年复苏主线清晰,酒企开年攻势转强,挺价、扩张多举并行。场景如期修复下,后续消费动能有望进一步加强,两会至中秋国庆或迎第二轮上升行情。投资节奏上:
Q1高端酒和区域龙头势能持续,首选动销势头较强、库存消化较好的今世缘和五粮液,布局低估值的洋河和实际经营优秀的古井。
Q2次高端将迎来商务/宴席场景恢复、低基数等利好,高弹性释放的确定性较强,优选舍得、水井、汾酒。
全年持续推荐确定性强、估值合理的高端茅五泸,H2展望五粮液批价回升,高端提价预期催化,五粮液和老窖或更为突出。
风险提示:节后消费复苏放缓,库存消化情况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