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患者为何容易出现骨刺?骨关节炎,又称关节退行性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为常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6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有%和%患有症状性膝关节炎。
骨关节炎起源于软骨退化,随后发生软骨损伤、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等病理变化。
软骨是关节的保护垫。它光滑耐磨,保护骨端并缓冲压力。软骨组织由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细胞逐渐老化,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增加;软骨基质失去水分和胶原蛋白,软骨变薄变脆,弹性降低。此外,关节滑液的减少,软骨获得的营养减少,以及长期负重,都会使软骨容易受伤。
软骨损伤一开始就像“溃疡”,但如果不及时修复,就会逐渐扩大。软骨损伤后,磨损的软骨碎片刺激滑膜,导致滑膜炎,这是骨关节炎的起源。
骨关节炎患者为何容易出现骨刺?
骨刺是骨赘和骨质增生的另一个名称,是骨关节炎的常见症状。骨刺的产生实际上是身体的补偿反应。软骨被破坏后,关节的平衡被打破,身体会产生防御反应。软骨膜会增生并骨化,产生骨刺,以恢复关节的平衡。
因此,骨刺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骨刺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参考。当增生的骨刺压迫周围组织时,也会引起炎症、疼痛和其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