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在四川,他们和丹棱“果王”这样一起搞科研

在四川,他们和丹棱“果王”这样一起搞科研

2024-01-31 21:04:21 点击:31 来自:华商报

怎么才算会种地呢?

由于场景离生活有些遥远,很少有人会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就算是农民,好像也已经习惯按照既定的浇水、施肥、打药、修剪的模式行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是对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的农户赵泽如,种果树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他热爱的事。尽管已经 65 岁,他还在摸索如何才能把果园种好,如何能种出 " 果王 " 一般的品质,再说得直白一些,如何才能把一亩柑橘卖出更高的价钱。

他的想法和那些来丹棱桔橙科技小院驻扎的学生不谋而合。两代人从不信任到磨合到相互信任,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改善了当地的酸性土壤,并且提高了当地柑橘至少 10% 的产量,为这个以柑橘为最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县输送血液。

直到拼多多支持科技小院大赛,这个故事才被更多人注意到。这个比赛为学生参与农田试验这段研究生经历又赋予了新的意义:" 其实种地和科研都很孤独,感谢大赛,让我们被更多人看到。"

故事还在继续。赵泽如继续守着他的果园,他的下一代已经开始用互联网上最大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将 " 家乡的名片 " 销往各地。

在四川,他们和丹棱“果王”这样一起搞科研

△赵泽如在科技小院和学生讨论农技,说到开心处。赵烨 | 摄

丹棱 " 果王 " 的摇钱树

赵泽如有辆开了 11 年的银色面包车。

11 年来,赵泽如开着这辆价值 4 万元的车拉肥料和农药,没事儿时也要上山一圈圈巡视果园。他开着车去给当地农户上农业培训课,走街串巷给村里人答疑解惑。他还 " 接见 " 了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也开着同一辆车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的采访。甚至,当年赵泽如开面包车出门去承包果园时,老婆拿着一根又粗又长的棍子拦住他的去路——他和这辆车是过命的交情。

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没有哪辆车比老赵的面包车经历更为丰富了。现在这辆车周身斑驳,提速减慢,老赵已经把后排座位拆了方便摆放农具。老赵的儿子看不下去,想让他换辆轿车开,他还不乐意。

这个季节老赵每天早上 6 点起床,提桶上山,边走边从桶里拿出剪刀," 咔嚓 " 剪掉多余的枝丫。他符合大家印象中地道的农民形象,皮肤晒得很黑,声音洪亮,笑脸迎人。农闲时节大片果园没什么人,剪刀声清脆,传出去老远。

老赵今年 65 岁," 种了一辈子橙树 ",是当地有名的 " 土专家 "。2013 年丹棱县开始举办 " 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 ",老赵拿过 " 人气王 "。各家各户有关于果树的疑问,都会给他打电话,忙时还需要预约。到饭店吃饭,老赵经常碰见熟人邀他过去坐坐," 都是之前请教过我的 "。

老赵较真。每年的果子套袋比赛请他当裁判,那些最先套完的但套得不规范的、不美的,他都给淘汰了。

" 他种树,就像养一个个孩子。" 村里人这样形容老赵。停顿了一会儿,补充道," 不,他种树比养孩子还要上心。"

在四川,他们和丹棱“果王”这样一起搞科研

△正值修剪期,赵泽如在田间劳作。赵烨 | 摄

种橙树能挣钱,赵泽如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知道。那时大米市场价一斤一毛八,谷子九分钱,脐橙一斤能卖到两毛。赵泽如家种了几棵脐橙树,成熟后拿去卖,挣了 6 元。

1982 年,赵泽如以 350 元一年的价格承包了 16 亩果园种柑橘。16 亩果园,随便种种都能把成本收回来吧,赵泽如盘算。刚分家,赵泽如分到五间房,那时他下了很大的决心:" 如果赔一年钱,我就拆一间房,那我至少能干五年。" 十年之后,赵泽如结束承包,一共挣了 5 万。

他用两万给家里盖了两层小楼,外部墙面通体都贴了钢砖," 方圆 10 公里以内的大路边,看不到比我家更好的房子 "。

1992 年,结束承包的赵泽如在自家 4 亩田里开始种植早熟脐橙和蜜橘。由于市场饱和,这些橘橙品种只卖一两毛钱,赵泽如说:" 卖得还不如大米贵 "。

1998 年,当地政府引入 " 不知火 " 这个晚熟柑橘品种,错峰上市,减轻当地果农同质化竞争之苦,从而达到提高收入水平的目标。赵泽如是当地第一批改种不知火的果农。

朋友建议赵泽如先尝试种几十棵看看行情。他不喜欢这种保守,他说自己胆子大、脾气大,决定的事必须得做,最后他将一半地改种不知火。

一开始,赵泽如没有掌握不知火的采摘时间,第一年采摘完不知火堆满一屋子,酸得没法吃,更别提卖。妻子在一旁叹气,赵泽如生气,大声嚷嚷:" 叹什么气,以后再挣回来不就行了。" 当时不知火的价格已经是脐橙的好几倍,他不想放弃。

慢慢地,赵泽如了解到种植不知火的 " 留树保鲜 " 技术,冬天时开始给树上的果子套袋保暖。在不停尝试中,他总结出不知火的摘果时间,最好在每年 3 月份,太早会酸,再晚不易保存。2012 年,他的不知火卖到 2.5 元一斤,是脐橙的两倍。就在那年,他把脐橙都改种了不知火。

除了 " 留树保鲜 ",赵泽如还学会了疏果。夏季,等不知火长到拇指盖大小时,要将畸形果和特小果都疏掉,保证营养供应。对于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赵泽如用平均 20 — 25 片叶子供养一颗果子的比例疏果,每次疏掉 10%,一年两次。

妻子心疼那些果子,认为他在浪费钱,拦在果园外不让赵泽如去。他哄着妻子去打麻将,偷偷摸摸把果子疏完。那年,他的不知火卖了五万元。拿到现金回家,他看到正在做饭的妻子,将钱一股脑倒进围裙里," 你看疏果是正确的,我挣到钱了。"

四亩不知火,最高时一年可以卖 27、28 万元。

2014 年,56 岁的赵泽如决定承包 60 亩果园。妻子反对他的决定,再过四年就可以退休,在家带孙子,享享福,为什么要承担这个风险?妻子想不通。

赵泽如有自己的打算,他只有一个当辅警的儿子,有两个孙子。承包了这片 60 亩的果园种植不知火,让儿子跟着自己学习种植技术,就算没了工作,每年挣二十多万元,也够一家人生活了。

早前,赵泽如认识一位四川农业大学的老师告诉他,丹棱属于酸性黄土,需要有机肥才能把果树种得更好。没条件的时候,赵泽如挖沟,将垃圾、蜂窝煤渣、稻子秆埋在地里,种出来的果子果然比同村人的好。

2016 年,赵泽如花费 20 万元买了有机肥,先请人工花了半个月时间在 60 亩果园里挖沟,他监督工人必须深挖 60 — 80 公分。随后又花了半个月时间将有机肥一层层撒进沟里埋上," 一棵树都得施 100 斤左右的有机肥 "。

每天都有村里人围观,一开始他还一遍遍解释有机肥的好处,后来他有些不耐烦。

" 老赵,这 20 万换辆车不好吗?"

" 我是个瓜瓜嘛,我的车被我种到地里了。"

2018 年,赵泽如在丹棱县 " 不知火技术大比武 " 中,拿到 " 人气王 "。2021 年,他的儿子赵刚拿着果园里的不知火参赛,拿到 " 果王 " 称号。

在四川,他们和丹棱“果王”这样一起搞科研

△70% 的丹棱人收入来自种植柑橘,图为丰收季,家家户户在果园采摘。何浩 | 摄赵叔 " 爱学习 "

2022 年 3 月份,赵泽如在果园边等待采购商来收果时,看到两个学生走来,询问不知火这年的收成。来果园的年轻人本来就少,他们又是学生模样,他猜测两人是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的学生,便盛了一兜不知火送给对方。

" 科技小院 "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把科技应用于农业,实现生产实践和学术的统一。2017 年,由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同丹棱县政府和企业联合成立了 " 丹棱桔橙科技小院 "。

到 2022 年张丽君和李栋驻扎丹棱,已经是第三届。他们的 15 亩试验田由丹橙果业提供,和赵泽如的果园相距 50 米。

经过对丹棱县 208 户农户的土壤检测,张丽君和李栋发现当地有两大问题:土壤酸化严重,pH 均值在 5.09,老产区的 pH 值甚至低至 4,钙镁缺乏;化肥投入过量,环境代价大。

在丹棱县,柑橘种植面积 20 万亩,总产值 30 亿元,是全国最大的不知火产区,其中 70% 的当地人收入就是来自柑橘。解决这两大难题,也是为丹棱当地的经济 " 补血 "。

但对于张丽君和李栋来说,懂技术和理论知识却鲜少实践,尽管研习农学,种地实在陌生——两人在来丹棱前只看了《柑橘学》。站在 15 亩果园前,面对接下来将近两年的驻扎,他们还是忐忑。别说解决现有问题,能不能管理好果园还是未知。

赵泽如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内。起先是贴在果园宣传栏上的照片,后来两家果园挨得近,见面开始打招呼。等他们跑去别人家果园问一些种植的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说:" 你们怎么不去找赵泽如?"

勤劳心善,是赵泽如给张丽君的第一印象。不是所有农户每天都泡在果园,但只要在果园就能找到赵泽如。

在 4 月份一天,两人站在赵泽如的果园寻求帮助。他们叫赵泽如 " 赵老师 ",提出了来到这里的难题:不懂修剪、施肥和打药这些基本的操作;人工劳动力无法解决。

从那天开始,两人就跟着赵泽如学习修剪。赵泽如边剪边教,一棵树如何修剪得通透,从而让果子均匀受到光照。剪大枝和小枝时,手要攥在剪刀什么位置。如何将果子从枝头剪掉不留梗,以免扎破放在旁边的果子。两人拍了视频回去反复观摩,一周后出师,称呼也从 " 赵老师 " 改为 " 赵叔 "。

在四川,他们和丹棱“果王”这样一起搞科研

△赵泽如带着科技小院学生张丽君、李栋在田间研究。赵烨 | 摄

关于人工,赵泽如帮他们请人修剪、施肥。两人要请赵泽如吃饭表示感谢,赵叔摆摆手:" 两个学生没什么收入,请我干什么。"

为了改善当地的土壤酸化,张丽君和李栋种植二月兰、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等绿肥,代替杂草。杂草和果树争夺土壤养分,长大了还会绕树攀爬,清理起来还需要人工成本。但是绿肥不会,衰败后还能充当肥料。

一开始,张丽君给当地果农推荐绿肥并不顺利,众人会反问 " 需要花费多少成本,有什么用 ",就算送了种子也不会撒。包括赵泽如," 他肯定不太信任,我们的种植技术都是他教的 "。

7 月,丹棱县迎来 61 年来最热气温,温度 40 度以上。果园里不停出现日灼果,表面出现像被火烧过的坑洼。这些果子无法被售卖,只能烂在果园。

请教学校的老师后,张丽君和李栋每天下午 5 点到 7 点浇水两个小时,防止日灼果范围的扩大。为了节省体力,他们还装了喷灌设施。

路过的果农,包括赵泽如对此法表示怀疑。" 没用 ",他们讨论着," 水蒸发得那么快 "。张丽君也疑惑,但还是坚持了一个多月。

最热的夏季过去,那年丹棱县日灼果占比高达 30%,就连管理非常精细的赵泽如也有 15% 的损失。而张丽君和李栋 15 亩试验田,日灼果只有 5%。

因为这次的成功,赵泽如邀请张丽君和李栋去家里吃饭。" 吃的都是些农家炒菜,但这种奖励可比得什么奖开心多了,这说明赵叔开始认可和信任我们,他也开始跟我们讨论种植技术上的问题。" 张丽君说。

从那次高温过后,赵泽如在果园投入 5 万元装了喷灌。每个喷灌都高达 3 米,比李栋他们的高出一倍,能覆盖到每一棵果树。

他开始撒张丽君给的绿肥和改良剂,不够用了还会从科技小院购买。他还会问张丽君问题,有次他看到张丽君在试验田施撒肥料,专门跑来问其中一种原料。

能不断学习,并且还乐于改善自己的种植技术,这是赵泽如给张丽君的第二印象,也是他跟其他农民不一样的地方。

好果子是一辈子的事

经过一年的驻扎试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张丽君设计了一款酸性土壤改良剂,构建了一套柑橘园健康土壤和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模式。

通过这一方案,科技小院试验地块土壤 pH 值提升 0.6 个单位,钙镁含量显著提高;试验果园碳排放降低 50%,其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同程度下降;果园成本投入减少的情况下,产量提升 12%、糖酸比提高 29%、净利润整体提高了 17%。

应用了相应的改良剂,赵泽如的果园土壤酸化也有所缓解,叶片黄化改善,产量提高了 10%。

除此之外,在销售端," 丹棱桔橙科技小院 " 支持的不知火、爱媛 38 号等桔橙产品依托拼多多等线上平台,加速走向全国市场。当地果农还将中小果集中起来生产果酒,延长当地的产业链条。果酒产品在拼多多平台上也有销售。

1 月 7 日," 拼多多杯 " 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总决赛在云南大理举行。在这个比拼科研和农技的舞台上,以张丽君、李栋为代表的 " 丹棱桔橙科技小院 " 最后拿到了二等奖。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作为代表颁奖并发表讲话:" 如果说科技小院拆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那拼多多则要助力破开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墙,助力推动农特产的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

" 即使这是一项发展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系统性工程,我们也会不遗余力地坚定重投农业,坚持长期主义。"

张丽君很知足。她和李栋已经研三,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焦虑。" 这次得奖,我们真的很感谢拼多多。不管是科研还是种地,都是非常孤独的过程。如果不是拼多多支持这次比赛,我们的成果就不会被这么多人看到。"

在四川,他们和丹棱“果王”这样一起搞科研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为包括丹棱桔橙科技小院在内的二等奖团队颁奖。赛事组委会供图

有学弟学妹因为受不了乡下的累、苦和闭塞,经常在日志中抱怨诉苦,以期老师看到后召回自己。但是张丽君和李栋从来没有,他们只写开心事,比如在给农户的培训课上,又把绿肥推广了出去。

1 月 14 日,张丽君和李栋拿着二等奖的荣誉回到丹棱,待完成最后一项摘果试验,他们将返校写论文等待毕业了。

为了祝贺他们拿奖,赵泽如请两个学生吃饭。李栋很开心,为了敬赵叔喝了不少酒。李栋拜托赵叔:" 以后我们的学弟学妹来了,你也要像对我们一样对他们好呀。"

赵泽如从不喝酒,他的 " 学生 " 要离开了,有些激动:" 希望以后来的学生也像你们一样能吃苦,切实帮助我们农民解决问题啊。"

2021 年赵泽如上山照料果园时,被一颗弹起的石子打断了右侧小腿上的两根骨头,出院后他依然闲不住,还是每天上山,但走路明显吃力,行动也迟缓了。现在他的小腿上经常会出现淤青。

他的儿子赵刚看在眼里,辞职后开始继承赵泽如的果园。大概十年前爱媛开始卖出好价钱,赵泽如又开始嫁接种植爱媛,今年他的果园里丰收了 15 亩爱媛和 15 亩不知火,并将其余的 30 亩不知火刚刚嫁接成了爱媛。

赵刚对种植没那么感兴趣,但还是跟着父亲学习。他年轻懂网络,看到叶片上有红蜘蛛,查清楚后告诉他父亲,该打农药杀虫了。赵泽如不慌不忙:不用打,这么热的天根本无法繁殖。

" 事实证明确实不需要,你不服他不行呀。" 赵刚说。

2022 年,赵刚像他的朋友们一样,也在拼多多开了网店,将丹棱县以及周边的柑橘都收购来发往全国,一年挣了几十万。

现在,赵泽如家里的院坝堆满了柑橘、网套和纸箱。为了方便储存柑橘,他还修了两间冻库,可以储存 40 万斤爱媛,保存 20 几天。每天院坝里有雇来的邻里分装,对于柑橘,他们已经相当熟悉,用手轻轻一掂量就能感知准确的重量。

门口有卡车等着,每天都有 6000 件柑橘通过拼多多从赵泽如家发往全国各地。尽管今年柑橘量产丰盛," 能卖的还是都卖出去了,我的爱媛在市场价 3 元的时候卖出的。" 当地农户黄玉彬说。

晚上 8 点,赵泽如家院子里开始拼多多的直播,主播尽心尽力讲解丹棱柑橘的历史和好处,如果有必要,她还会用刀划开那些水果,让观众看到大量的果汁喷涌而出。

在四川,他们和丹棱“果王”这样一起搞科研

△晚上 8 点开始,赵刚拼多多的店铺会开始直播。赵烨 | 摄

关于网络,赵泽如是不懂的。从山上果园回来吃完饭,他会默默回到屋里睡觉,留那些主播和打包工忙活到凌晨。

到第二天早上六点,他还是会准时起床,开着他的面包车上山,提着农具走进他的果园。他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果子,知道它们的习性和喜好。那些陪了他一辈子的果子,不会辜负他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 本文系量子位获授权刊载,观点仅为作者所有。

— 完 —

量子位 QbitAI

վ ' ᴗ ' ի 追踪 AI 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0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Copyright © 2018-2020 热点新闻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信息维权、举报:853029381@qq.com.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热点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责任.